民國元年(1912)~民國17年(1928)
職稱 姓名 法律依據 任期
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 臨時約法 1912/1/1~1912/3/10
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 臨時約法 1912/3/10~1913/10/10
大總統(第一屆) 袁世凱 臨時約法 1913/10/10~1914/5/1
大總統 袁世凱 中華民國約法(新約法) 1914/5/1~1916/6/6
大總統(第一屆) 黎元洪 臨時約法 1916/6/7~1917/7/2
大總統(第二屆) 馮國璋 臨時約法 1917/8/1~1918/10/10
大總統 徐世昌 安福國會(臨時約法) 1918/10/10~1922/6/2
大總統 黎元洪 臨時約法 1922/6/11~1923/6/13
(第一屆復位)
大總統 曹 錕 安福國會(臨時約法) 1923/10/10~1924/11/2
臨時執政 段祺瑞 (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) 1924/11/24~1926/4/20
(修正臨時政府制)
(虛位) (國務院國務總理攝行) 1926/4/20~1927/6/18
陸海軍大元帥 張作霖 (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令) 1927/6/18~1928/6/3
接下來就是大家所熟悉的
國民軍北伐勝利統一全國
國民黨統治的時代了
在一般的印象中
”大總統””臨時執政”等國家元首
在這個基本上是虛位元首內閣制
而且軍閥極度囂張的時代裡
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
但我認為這幾位總統
在政治上應該還是有某些程度的影響力
尤其是幹了四年的徐世昌
能夠在各軍系的共推下當這麼久
必有其特殊之處
所以我想寫的
就是在北洋政府時期
總統在制度上以及現實上對政治情勢的影響力
在不同人擔任以及不同軍閥掌政時有什麼變化
不曉得能不能寫?
多看一點資料再來下定論
- Jul 25 Tue 2006 15:32
中華民國大總統及國家元首年表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